4月9日下午,宋则行海外名家大讲堂(第十八讲)在蒲河校区纪检监察大楼报告厅举行。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应邀作题为Imperfect (Re)allocation in Imperfect Markets: Evidence from China’s Pilot Carbon ETS(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再)分配失灵: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证据)的学术报告。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致辞并介绍主讲嘉宾,商学院党委书记李玉华、商学院院长韩亮亮、新华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高明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经济学部副主任董保民教授主持。
余淼杰向与会师生隆重介绍了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在经济学领域研究中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指出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深刻影响了我们对全球价值链、产业组织以及发展经济学的理解。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ER),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I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DE)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创造性会计还是创造性破坏?中国制造业的企业级生产率增长》在谷歌学术上被引用了3000多次。他曾先后荣获基尔研究所全球经济事务杰出奖、EARIE青年经济学家奖等多项荣誉。余淼杰向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受聘担任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终身名誉教授表示感谢,并指出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的加入必将助力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传承、理论创新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在报告会上,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围绕中国2013年启动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试点项目的有效性展开深入论述,重点比较了绝对排放限制和强度型排放限制两种监管方式对减排效果的影响差异。他指出,通过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能源消费、工业产出、电力贸易及能源替代等进行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均能有效降低碳排放,但作用机制不同,绝对排放限制在减少能源消费方面效果更显著。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进一步强调,试点政策整体成效显著,为中国2021年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关键依据。他认为,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气候治理上的政策创新,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不牺牲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推进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他建议未来政策需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加强区域协同,以更高效地实现“双碳”目标。
报告结束后,余淼杰为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颁发名誉教授聘书和宋则行海外名家大讲堂纪念盘,李玉华赠送《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英文报纸》,韩亮亮赠送纪念照片,高明为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教授佩戴校徽、赠送校帽,教师代表蔡佳铭献花。
本次报告会由威廉希尔足球中文网站经济学部主办,商学院承办,近200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主讲嘉宾简介
Johannes Van Biesebroeck,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发展经济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主编。曾任鲁汶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生产率研究组研究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机动车项目研究员,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等期刊编委等。
其研究领域涵盖全球价值链、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发展经济学以及生产力动态分析等,尤其在汽车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和跨国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在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出版《国际竞争对企业生产力和市场力量的影响》等多部学术著作。并曾为加拿大全球事务部、比利时国家银行、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荣获基尔研究所全球经济事务杰出奖、Emerald Insight卓越论文奖、比利时发展合作奖等多项荣誉。